24小时服务热线:
189-3632-3305
电镀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种类多样的工艺废气,主要包括铬酸雾废气、含氰化物废气、含氟废气、硫酸雾废气、氯化氢废气、氮氧化合物废气和碱性废气。
其中镀件前处理的酸洗去锈、碱洗除油会产生大量酸碱废气;
镀铬、铬酸阳极化以及阳极化、磷化填充过程中产生大量铬酸雾废气;
含氰电镀过程中产生氰化物废气;
化学法出除不良镀层时产生酸性或碱性废气。
电镀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须妥善处理处置,从末端控制和治理角度考虑,各类废气污染物的控制一般从控制废气污染物逸出量和采取净化治理设施两方面采取措施。
在一些工艺槽溶液中投加一些表面活性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性,达到抑制酸雾等污染物的逸出量,也可在溶液表面加入一层塑料空心球起到阻挡酸雾逸出的作用。
1.酸洗雾的抑制
钢铁件的酸洗通常采用盐酸和硫酸,铜件的酸洗多采用硝酸与硫酸的混合酸,对于酸洗产生的酸雾,在不影响操作时,可以在槽液表面加入一层塑料空心球起到阻挡酸雾逸出的作用。
对于加温的硫酸槽液,由于溶液的粘度较大且温度较高,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利用酸洗时产生的氢气及其搅拌作用,能在溶液表面产生较厚的泡沫,从而起到较好的抑制酸雾作用。
室温环境下用盐酸退锌、退镉镀层时,由于会产生较多气泡,搅拌作用较强,因此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也可起到较好的抑制酸雾作用。
在用混酸对铜件进行酸洗或进行工件退铜、退镍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此时在溶液中投加少量尿素,可起到化学抑制作用。
2.铬酸雾的抑制
镀铬的电流效率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氢气和氧气。由于镀液的表面张力大,氢气气泡和氧气气泡逸出时带有大量能量,液面破裂时,把液膜剧烈地撕裂分散成极细的雾飞溅到大气环境中。
在镀铬槽液加温过程中,会有溶液蒸发,此时带出大量铬酸,形成铬酸雾。铬酸雾的抑制通常在槽液表面加一层耐铬酸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空心塑料球,起到抑制铬雾的作用。
此法用于镀硬铬时较有效,对于频繁进出槽的装饰性镀铬效果不好。